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建设中国楚雄绿色新钛谷系列报道之三

发布日期:2017-08-22 17:02     点击:[] 次

转型之变:钛产业全产业链雏形已成

“振兴钛业”,在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前,悬挂着这样一幅牌匾。这是2011年10月企业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钛业发展论坛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钛合金研究和应用创始人之一的曹春晓所作的题词。

振兴钛业,是一代钛金属研究专家和从业者的执著追求,更是在钛产业发展道路上坚定前行的楚雄州一以贯之的发展目标。“十二五”以来,楚雄的钛产业得到全面发展、羽翼渐丰。

“十二五”期间,云南省着力推动原材料工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推进楚雄钛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全国第4个钛产业集群”被确定为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在扶持优化产业中,州委、州政府审时度势,和相关大企业集团把楚雄钛产业基地定位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禄丰县首次将“建设新钛谷”提到了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上,积极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面对传统钛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大企业、大项目发挥了极大的带动引领作用,有力支撑了全州钛产业的快速发展。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于2012年7月建成国内第一条大型沸腾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2013年实现了三大生产工艺的联动试生产,打通了海绵钛全流程生产工艺,填补了国内不能批量生产航空航天级海绵钛的空白。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此期间取得长足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从热轧到冷轧成品的批量生产钛板卷能力。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松斌介绍:“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宽幅薄钛板和带卷的产业化规模生产并成功推向市场,生产出了世界极薄、极宽、极长的大型钛锭,是中国唯一完整拥有冷、热轧钛板和带卷生产工艺的企业。”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产业链前后端的云冶新立公司和云钛公司建立了合作,实现了在禄丰县境内就近就便的产品供应关系,带动了禄丰县、武定县从钛矿采选-冶炼-氯化-还原-熔炼-热轧(冷轧)等钛产业链的形成,为今后钛全产业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州、县两级党委、政府积极引进钛产业链下游产业落户禄丰工业园区,将云冶新立公司和云钛公司的产品就近就地消化,进一步拉伸、拉长钛产业链,为打造“中国绿色新钛谷”提供了支撑。

在资源富集、产业优势突出的前提条件下,我州将涵盖钛产业发展的“新材料与绿色能源”作为“十三五”期间的五大重点产业培育。围绕钛产业建设,州、县提出了将禄丰县土官片区打造成为“中国绿色新钛谷”的规划。2016年下半年,省政府将禄丰土官工业片区列入云南省新材料生态产业集群示范园区重点发展。为加快园区建设,今年1月我州与省发改委联合出台了《云南省新材料产业生态集群示范园区(土官片区)优惠政策清单》,共拟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财税支持、标准厂房补助、企业培育、人才扶持五大部分、14条优惠政策,全力支持新材料企业发展。通过全产业链招商和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现已有多户企业入驻土官工业片区,占地545亩的楚雄绿色新钛谷的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正在实施。

二十余载的发展积淀和逐步壮大,我州已建成了以武定—禄丰勤丰—土官为主体的钛产业园区,形成从钛矿采选到高钛渣、钛白粉、海绵钛再到钛材加工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是云南省唯一有氯化钛白粉、海绵钛、钛材生产线的州市,也是全国少有的基本具有钛产业全产业链产能的州市,产业基础雏形已成。【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武爱萍 李薇薇】

上一条:建设中国楚雄绿色新钛谷系列报道之四
下一条:建设中国楚雄绿色新钛谷系列报道之二

打印】  【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