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建设中国楚雄绿色新钛谷系列报道之四

发布日期:2017-08-22 17:03     点击:[] 次

科技支撑:产研结合打通钛产业“脉络”

我州境内钛矿资源丰富,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近年来,围绕全面打造中国绿色新钛谷战略,依托科技研发和人才队伍力量,实现以钛材加工与生产企业为创新主体、市场为导向、产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钛产业在我州乃至全省得于蓬勃发展。

走进位于禄丰县土官工业园区的云南钛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区,琳琅满目的钛产品吸引了记者的眼球,从常见的钛制杯子、锅具、自行车等日用品,到钛棒材、钛管、钛丝、钛板、钛网等民用、海洋用制品,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目前公司共有50多种钛产品,“十三五”期间将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十五个配套工程项目,实现企业产品向高端钛合金转型升级、钛合金及稀有金属材品种扩大、产业链延伸和产品应用范围扩大等战略目标。”公司副总经理卞辉告诉记者。

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是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钛锭、钛卷带、钛板、钛棒、钛丝、钛合金及各种难熔金属制品的研发和制造,其自主创新研发“利用钢铁轧制设备成卷轧制钛带卷”的核心技术,成功轧制出我国第一卷钛带卷;引进消化、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大型电子束冷床(EB)炉,在国内率先采用“钢—钛”结合发展钛材加工的模式,是国内最大的钛材生产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研究、设计、建设钛带卷生产线、开发钛材新产品,云钛培养锻炼了一支钛材工艺技术和产品研发队伍,云钛技术中心被云南省工信委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共建的傅恒志院士工作站正在开展新型高强钛合金系列产品研究;与俄罗斯钛协会联合开发国产化电子束冷床炉,成为国际钛协会成员单位等。2012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科研与产业的结合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去年以来,瞄准钛合金管/带材加工及复杂海洋环境中耐蚀性能控制等全球关键技术,云钛牵头全国19家钛行业最具影响力加工制造企业、研究院所和用户共同参与,开展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低成本高耐蚀钛及钛合金管材与高品质钛带制造技术开发及应用》,为云南钛业产业发展搭建了高层次创新平台。

“以资源为龙头,做大做强氯化钛白粉产业,做精做深海绵钛及钛材深加工产业为目标”,入驻我州多年的新立钛业有限公司是集矿山采选、冶炼、化工、钛产品深加工等为一体的企业,在武定、禄丰两县建设了高钛渣、钛白粉、海绵钛生产线,打通了海绵钛全流程生产工艺,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长、工艺技术和装备最先进的高端钛产品生产基地,于2012年7月建成国内第一条大型沸腾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并获得云南省“2013年十大科技进展”奖。

在科技支撑的强劲动力下,我州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壮大钛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引擎。禄丰宏大钛科技公司钛及钛合金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今年4月正式投产,楚丰新材料集团公司钛合金自由锻机搬迁项目完成搬迁建设,EB炉拉锭系统增产扩能改造项目、年产100吨球形钛粉项目完成可研……

“努力将楚雄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钛产业生产基地。”“十三五”期间,我州将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钛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为主线,以钛白粉、钛材及深加工应用产业发展为重点,以产业整合为抓手,以产品的规范化、集约化生产为突破口,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加快转变钛产业发展方式,促进钛产业结构调整,把楚雄打造成中国绿色新钛谷。【 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李薇薇 武爱萍】

上一条:建设中国楚雄绿色新钛谷系列报道之五
下一条:建设中国楚雄绿色新钛谷系列报道之三

打印】  【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