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工业攻坚

工业引擎锻造发展脊梁——看大姚70年工业发展变迁

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杨冰洁     发布日期:2019-09-19 09:12     点击:[] 次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姚县立足“为农业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和“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三为”“三就”方针,开始发展地方工业。70年的心血和汗水凝聚,如今,大姚县的工业发展已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走进云南大姚机械配件厂办公室,63岁的老厂长龚兆祥正全神贯注地手工绘制图纸。先后在石羊汽车配件厂、大姚县交通工具厂、云南大姚机械配件厂工作的他,在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机械加工技术后,及时抓住国有企业改制的机会,于1989年大胆创办了云南大姚机械配件厂。“那时候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给了我们很大的发展空间。”技术水平到位,理论知识欠缺——龚兆祥跟自己较上了劲,走出去学习企业管理、设计制图等相关知识,还专门聘请老师来厂里做指导,白天管生产,晚上去读书,企业逐步开始有了起色。

当看到很多跟自己一起发展的企业无声无息地消失在时代浪潮中,龚兆祥产生了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怎么办?出路只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进步、进步、再进步。“做我们这样的企业,技术沉淀和人才培养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终身学习。”秉持着这样的理念,龚兆祥带领大姚机械配件厂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从当年千元起家、两个人生产,发展成为目前我省境内最大的汽车底盘件生产民营企业,成为省内唯一的球墨铸铁类汽车底盘件、薄壁类发动机增压管件生产企业。通过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造,今年7月大姚机械配件厂“退城入园”,“云南大姚祥华工业制造股份公司”将在大姚工业园区南山坝工业片区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实现美丽的“蝶变”。

2014年通过以商招商落地大姚的云南七彩丝绸有限公司,则是嗅着新时代的气息而来。“我做这行20多年,原来一直在浙江,这几年浙江人力成本越来越高,招工越来越难,大姚蚕桑产业有发展基础,劳动力富余。经过多方考察,我决定落地大姚。”公司董事长朱叶坤介绍,作为云南省第二家、楚雄州唯一一家丝绸深加工企业,截至2019年5月底,累计生产双绉、电力纺、弹力双乔绉三大品系真丝面料212万米,累计实现产值1.02亿元,完成销售9180万元。这样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自身的拼搏奋斗,更离不开大姚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良好的发展前景,让朱叶坤信心更加坚定,下一步,他还准备把在浙江的产能转移过来,进一步做强大姚公司。

“这些年过来,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发生了质的飞跃,管理理念、管理方式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依法经营、契约精神深入人心。”这是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副局长杨光明对大姚工业发展最深的感触。

70年来,大姚县工业和民营经济经过一个漫长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最初发展手工业、轻工业、重工业,解决当时农业生产上和人民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的历史定位,到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培强做大以绿色食品、冶金矿产、新型能源、轻纺加工、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为主的产业集群,大姚县域工业体系逐步完善。

2014年,“大姚工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工业园区,“一园四片区”的工业格局初步形成。至2018年底,全县共有规上工业企业33户,实现总产值71.4亿元,同比增长24.9%,实现可比价增加值16.4亿元,同比增长22.3%,工业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上一条:上市专家团队对我州“金种子”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
下一条:楚雄高新区实施四大攻坚工程助推经济稳增长

打印】  【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