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 索引号:115323005688038933-/2024-1125002
  • 公开目录:人大代表建议
  •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5日 15:59
  • 标题:关于楚雄州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87号建议的答复
  • 发文字号:楚工信函〔2024〕4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楚雄州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87号建议的答复
楚工信函〔2024〕4号

高海桥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改善山区村组通信质量的建议》(第187号)交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楚雄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数字云南”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农村及偏远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宽带乡村”工程,积极争取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持续优化和提升乡村地区移动通信和光纤网络覆盖,偏远山区通信基站新建数量持续增加,通信网络有了较大改善。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2024年5月,成立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担任组长,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州信息通信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担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楚雄州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州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二)夯实偏远山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聚焦提升自然村及交通主要干道的4/5G网络覆盖水平,不断扩容热点区域基站容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通信网络的需求。截至2024年上半年,4G网络实现行政村及以上区域100%覆盖,2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覆盖率达98%以上。主要县市干道覆盖率达95.19%,主要县乡道路覆盖率达87.92%;5G网络实现行政村及以上区域100%覆盖,20户以上自然村覆盖率达91%。主要县市干道覆盖率达88.23%,主要县乡道路覆盖率达72.92%。

(三)积极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建设。2019年以来,楚雄州大力实施电信普遍服务,按照“中央资金引导、地方协调支持、企业为主推进”的总体思路,统筹谋划、重点部署、压茬推进,支持促进农村及偏远山区改善电信基础设施。楚雄州累计争取六批次电信普遍服务行政村项目4G基站479个,5G基站11个。其中,在全州偏远农村地区共完成电信普遍服务基站296个,为480余个自然村、3.4万余人口解决4G网络覆盖。2024年正在建设的50个电普项目,将为100余个自然村及山区公路沿线完成信号覆盖。

(四)及时开展偏远山区信号盲区补点工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用网需求,逐步解决信号覆盖问题。2023年,楚雄市县乡道路东大线(东华—大地基)因沿线山高峡谷深,缺少电力资源,整条道路无2/4G网络覆盖。在收到群众反映的网络需求后,由楚雄移动规划建设4G基站13个,建设变压器1台用于基站供电,全线总投资139.43万元。目前,全线4G网络覆盖率达99.31%,东大线4G网络覆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24年5月,针对楚雄市苍岭镇云甸村委会响簸村(赵巴田小组)目前还未实现手机信号全覆盖问题,州工业和信息化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认真落实,组织基础电信企业和铁塔公司对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制定了工作措施,由中国移动楚雄市分公司建设2座4G基站(逻辑站),于2024年6月30日实现赵巴田小组4G信号全覆盖。

(五)加强通信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农村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建立了一支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基础电信企业和铁塔公司对全州光纤网络及基站进行7×24小时职能监控,加强对部分网络不稳定、通信质量不佳、弱覆盖和盲点地区网络的测试、监控,及时做好提速、扩容、深度覆盖等规划、计划和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提升网络服务能力和通信质量,确保农村地区网络的稳定。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关于全州一些农村特别是山区村组,一离开集镇或村子就没有信号,在村组公路上接打不通电话的情况比较常见,遇紧急情况找不到人、联系不上,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我们经研究核实认为,楚雄州部分山区村组区域通信质量差甚至没有网络信号覆盖的情况客观存在,已成为制约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山区环境影响,网络信号不通畅。楚雄州境内多山,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0%以上,盆地及江河沿岸的平坝所占面积不到10%,是一个以高中山和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区。山体和建筑对基站信号有阻挡及反射作用,也可能造成部分区域无信号或信号不稳定。

(二)设施密度不足,通信质量难以保证。偏远山区单位面积内基站数量较少,受地理空间等因素影响信号分布不均匀、不稳定,有些村组公路处于基站信号交界、信号覆盖的边缘地带,导致覆盖面窄、手机信号弱,存在弱覆盖及盲点区域,通信质量难于保证。

(三)要素保障不足,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山区村组自然村远散、聚集程度低、用户分散,多数山区村组因未达到20户以上,不在建设重点范围内,出于成本考虑,对人口密度达不到一定数量的区域的建设会滞后于人口密集地区。项目推进中建设选址、用地、用电、接入等方面存在协调难、审批难、审批慢、费用高等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配合和一定时间方能整合完成1个项目。在选址方面,多数偏远山区山林茂盛,很多为森林保护区或是生态红线,通信基站及光缆无法施工。部分村民担心受电磁辐射影响,导致基站选址、杆路架设受阻,部分基站无法落地发挥作用。在用电方面,大多县乡道路沿线无电力资源,基站用电存在电力搭接审批困难,搭接费用高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偏远农村地区施工设备及材料运输路途远,运输成本高,基站建设需要人背马驼各类建设材料,大型工程机械无法施工,造成施工难度大周期长,投资成本增加,建设速度难于提升。

三、关于对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一)关于加大农村特别是山区村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号覆盖率,我们的办理意见是:

1.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楚雄州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支持和推动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2.摸清底数,为下一步消除农村通信盲点盲区提供参考依据。开展农村及偏远地区重点场景宽带网络覆盖情况摸底工作,主要面向农村人口聚居区、农村公共场所、农村生产作业区、道路沿线等农村及偏远地区重点场景开展宽带网络覆盖情况摸底,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通信网络基站布局,加强信号盲区补点建设,在网络信号盲区合理增建基站和拉远站,扩大移动通信信号覆盖范围。

3.持续向上申报争取国家电信普遍服务项目。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压实工作责任,以持续推动移动通信网络深度覆盖,稳步提升较大人口规模聚居区、公共机构、生产作业区、林场、牧场、交通要道沿线等重点场景网络供给能力为目标,充分考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群众生产生活用网需求,将电信普遍服务申报作为农村地区通信基础设施补短板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深化农村偏远地区4/5G网络覆盖。

4.拆旧补弱,优化网络资源配置。根据自然村户数精准划分建设优先级,20户以上自然村优先通过4/5G共模设备同步解决4/5G网络覆盖;20户以下自然村优先解决4G网络覆盖,符合电信普遍服务要求的尽快纳入电普项目,局部弱覆盖的,通过现网腾挪4G F频段、900M频段设备利旧建设解决;村组公路符合电信普遍服务项目的纳入电普项目规划建设,未覆盖或弱覆盖的,充分利用800M拆旧资源复建、推进800M/900M低频网共建共享、利旧拆现4G设备、持续深化推进4G一张网网络资源整合等方式逐步完善覆盖。

5.分批规划建设,补齐网络短板。针对自然村、县市、县乡主要干道网络覆盖短板,2024年全州偏远地区规划新建68个基站,建设完成后网络信号将覆盖200余个自然村及山区公路。

(二)关于加大农村特别是山区公路沿线通信质量保障,对软硬件进行升级优化,提高通信保障,我们的办理意见是:

1.将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规划纳入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与沿线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开通,持续扩大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山区公路沿线4/5G网络连续覆盖,提升交通沿线通信网络供给能力。

2.做好网络优化,提升网络质量。做好网络优化测试,通过对主干路、乡间路地区信号质量进行路测,检测整体覆盖状况,以便确认各基站天线方位角、倾角是否适当,各基站扇区是否正常工作,通过方位角、下倾角、频点调整改善网络质量。

3.对偏远地区网络进行优化补网。结合数字化乡村建设,对4/5G信号弱的覆盖区域,通过替换不匹配终端、更正错误端口,上门解决各项网络问题等方式,有效提高用户接入速率,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提升用户对宽带的满意度。

(三)加大通信基站运行维护,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们的办理意见是:

1.加强日常巡检维护。要求基础电信企业加强对偏远山区特别是地理环境复杂,基础设施落后、电力供给不稳定、道路艰险闭塞、自然条件恶劣、网络中断频繁这部分地区的通信基站日常巡检维护,预防潜在故障,保障通信畅通,进而为广大用户带来优质的通信体验。

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楚雄州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协调、督促基础电信企业从应急保障队伍管理、值班安排、应急演练、应急通信装备检修、备品备件储备、通信保障队伍调度等方面加强通信重要保障和应急处置支撑工作,保障通信畅通。
3.加强应急值守,做好突发情况处置。基础电信企业实行24小时值守,要求值班人员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预测和公共安全等预警信息,积极做好应急应对保障工作。

4.强化投诉处理,提升客户满意度。加大对网络投诉的分析和梳理工作,对于重复问题进行重点分析,严格按照投诉处理时限联系客户,针对疑难问题,按照逐级处理、逐级上报原则及时调配资源,加快响应速度,提高解决效率。

5.提升运维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一批懂日常简单维护的协维人员,在基站退服、脱网时可发现简单故障、及时反馈现场问题,并可以协助发电。通过专业维护处理大故障与现场协维解决小故障的模式,确保农村通信网络平稳运行。

 

 

 

 

 

2024年7月19日

(联系人及电话:刘凡,0878-3397571

 

 

 

 

 

 

 

 

 

 

 

 

 

 

 

抄送:州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州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