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5323005688038933-/2019-0417209
- 公开目录:政策文件
-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27日 21:40
- 发文字号:楚工信字〔2014〕13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楚雄州2014年生物医药产业工作指导意见
各县市经信局、开发区经贸局,本委各科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培强做大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有关文件精神,明确2014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促进全州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现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2014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2013年,全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工作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州生物医药产业协调指导组的指导下,各级各部门围绕年度工作目标,振奋精神、落实责任、真抓实干。强化组织领导、协调服务,突出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狠抓项目推进、实施新修订GMP、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工作,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州生物医药产业总体呈现持续较快发展的态势。全州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34.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97%;实现增加值54551万元,增长35.7%(可比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85亿元,增长30.85%;全州制药企业生产中成药6316吨,增长44.6%; 生物医药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040万元,增长63.2%。全州种植中药材72506亩, 增长13.2%;生物医药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28亿元,增长56.3%。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实现我州生物医药产业“十 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州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将生物医药作为我州发展的六大重点产业之一,在国家和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大背景下,我州生物医药产业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生物医药产业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新医改政策的推进实施,人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提高,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产业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巨大; 二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是国家和省鼓励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够争取国家和省更多的支持;三是桥头堡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滇中产业新区的建设,使我州承接生物医药产业转移、面向东南亚南亚市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这些都为加快我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2014年,我州生物医药产业也是面临挑战的一年。一是国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医改、加强药品监管及实施新修订GMP,将推动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和流通体系的变革,改变医药产业竞争格局,生物医药企业面临重新洗牌;二是国际化进程加快,生物医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的是来自全球化的竞争;三是我州生物医药仍然存在着产业整体实力不强,总量不大,企业小、散、弱,投入不足,市场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弱等问题。
二、2014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和州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把彝药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把药业培植成全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战略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以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理念推动工作,着力招商引资,抓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优势企业和项目,整合资源,做大产业总量;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扶持和培育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支持制药企业实施新修订GMP技改,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种,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和彝族医药体系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健全和完善产业统计、监测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强化协调服务,形成强大合力,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主要工作目标: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2 %, 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0%, 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30%。中药材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12%; 生物医药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15%。
三、2014年的工作重点
为实现2014年发展目标,重点围绕以下十个方面抓好工作落实。
(一)严格实行发展目标考核责任制,促进工作任务落实
一是根据《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13年工业经济发展责任目标的通知》(楚政通〔2013〕17号)和《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工业经济发展责任目标考核奖惩办法等文件的通知》(楚政办通〔2013〕33号)中关于“楚雄州生物医药业发展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办法”的要求,对各县市、楚雄经济开发区和州级有关部门2013年度生物医药业发展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兑现奖惩。二是认真落实《楚雄州医药企业发展业绩奖励暂行办法》的奖励措施,考核生物医药企业2013年税收、科技创新和产品进“目录”情况,及时兑现奖励,鼓励企业做强做大。三是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做好2014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工作。
(二)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投产,形成新的增长点
项目建设是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抓手,要围绕重点项目的推进,协调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药品生产企业顺利完成GMP申报认证工作,使已建成项目尽快投产、已建设项目按时竣工,已签订协议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一是督促企业已建成的项目尽快投产形成增量。要帮助已建成并已完成GMP认证的云南天利药业二期建设项目、楚雄和创药业有限公司GMP制药生产线建设项目、云南金七制药有限公司GMP技改扩建项目尽快实现产业化生产;力促已建成的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楚雄原料药基地建设项目、云南郡筹制药有限公司技改建设项目、昆明宇斯药业大输液异地建设项目尽快完成GMP认证实现投产。二是加快推进已开工项目的建设进度:云南积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还原型谷胱甘肽生产线建设项目、云南金碧制药有限公司GMP技改搬迁扩建项目、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三期年产14万吨有机核桃乳生产线建设项目、云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魔芋深加工二期建设项目、云南极粹生物科技公司入驻标准厂房建设制剂生产线提取人参皂甙Rg1项目、云南楚源药业有限公司新型药用包材及药用辅料项目、云南云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楚雄制剂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及楚雄世纪华宝生物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爱尔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和云南铭鼎药业有限公司入驻万裕药业建设中成药制剂生产线项目。三是力促已签订协议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云南省药材公司投资建设冻干针剂固体制剂生产线项目等。四是对有合作意向的项目做好前期工作,搞好协调服务,力争签约一批新项目,使更多更好的企业和项目落户楚雄天然药物产业园区。
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我州生物医药项目的支持。在今年重点推进的项目中,按照有关申报要求,筛选上报一批国家和省重点支持的项目,积极对口向上争取扶持。
(三)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做大产业总量
招商引资是迅速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扩大产业规模的有效途径。要紧紧抓住中东部产业转移和桥头堡、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机遇,以及实施新修订GMP带来的药品生产企业技改扩建、产能转移的机会,全面落实州委、州政府加大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积极引进州内外、省内外、国内外各类资本到楚雄投资兴业,开发我州生物医药资源。支持我州现有企业与省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通过技术合作、股权转让、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盘活存量,形成增量。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和生物医药发展形势,做好招商政策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的宣传,营造招商氛围。充分挖掘我州资源潜力和优势,策划、包装和推出一批生物医药招商项目,积极走出去到生物医药产业发达地区开展上门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不断壮大我州生物医药产业总量。做好已招商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建设。
(四)完善产业园区配套建设,搭建好产业发展平台
发挥楚雄天然药物产业园区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方面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完善庄甸医药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园区标准厂房建设进度,切实解决好前期建设中的遗留问题,保证已签订协议企业尽快入驻进行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园区二期开发建设,千方百计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进度,为入园企业的建设发展提供优良的基础条件和环境。扎实推进赵家湾生物产业园区建设,结合拟引进入园企业的生产布局需求,配套实施园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医药研发和相关中介机构,以及医药物流配送、中药材仓储物流业,完善园区的服务功能。积极探索产业园区有效可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助推园区经济快速发展。
(五)推进制药企业实施新修订GMP工作,确保药品质量
药品生产企业在2015年底前全面实施新修订GMP工作是国务院《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以及《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确定的总体目标,是规范药品生产秩序、提高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举措,是药品生产企业到2015年底以后能继续药品生产许可的硬性要求,是药企生存与发展必须要抓好的首要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实施新修订GMP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对企业实施新修订GMP技改项目要给予重点扶持。企业要加强和省州内已经通过新修订GMP认证企业的交流、学习和借鉴,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争取各部门更多的业务指导和项目扶持,力争在认证过程中提高效率、少走弯路,使我州药品生产企业实施新修订GMP工作顺利推进。
(六)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
切实推进楚雄经济开发区云南省高层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支持云南极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刘颂豪院士工作站”、云南云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永炎院士工作站”建设,充分发挥刘颂豪院士、王永炎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能力及影响力,加快推进我州生物资源开发。支持云南白药集团武定种源繁育公司等中药材种植企业与多所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充分发挥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国家新药研发工程中心楚雄民族药及生物资源产业化研发基地”、老拨云堂药业有限公司彝药研发中心、云南省彝族医药研究所的作用,推进我州彝药资源深度开发,逐步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发挥州生物医药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加大对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及引进的投入,与有研发实力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研究开发新产品。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建设,构建新药研发平台,增强核心竞争力。
(七)支持企业营销能力建设,扩大产品市场份额
支持、引导医药流通企业主动适应国家医改政策调整,构建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帮助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器材生产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和省基本用药目录、医保用药目录、新农合用药目录、检验试剂和医用耗材招(跟)标采购目录,积极参加药品招投标,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支持有能力的药品生产企业自建营销网络,加快企业营销人才培养,积极开拓省内、国内市场,扩大产品销售,提高我州产品市场占有率。着力打造重点品种,以我州企业拥有的独家品种、中保品种、特色品种为重点,培育和打造一批单品种年销售1000万元以上的大品种。着力宣传我州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传统知名品牌“老拨云堂”、“盘龙云海”以及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云南省名牌产品”的药品品种,带动拨云系列眼药、排毒养颜胶囊、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红花逍遥胶囊、陈香露白露片、红金消结浓缩丸等我州特色产品扩大销售。
(八)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加快药材种植基地建设
着力抓好各县市中药材种植重点项目的实施,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项目尽快建成,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全州中药材种植推广和新项目的引进。继续抓好双柏县、武定县、大姚县三个“云药之乡”建设,稳步提升中药材种植规模和种植水平。加快中药材良种的培育、驯化、引进,建立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扩大特色优势品种的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形成规模效应,打造楚雄特色品牌。加强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和服务工作,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发挥云南白药集团武定中药材优质种源繁育公司、武定新源和药业有限公司、云南新世纪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楚雄州百草岭药业有限公司、云南金碧制药中药材基地、云南龙蛉生物科技开发公司等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地道药材和优势药材的推广种植,带动全州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快发展。
(九)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协调服务水平
各县市要强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落实责任,认真研究产业发展政策,切实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对落地我州的项目要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环评、用电、用水、融资等问题,推进项目顺利实施,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强生物医药产业统计监测和运行分析工作,认真执行《楚雄州生物医药业统计办法》(楚统发【2012】18号),注重统计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及时做好季度、年度产业运行分析,准确掌握产业发展动态。
(十)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重视和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培养工作和引进,充分发挥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州高级技工学校、楚雄农校等院校的作用,通过加强院校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医药专业人才、熟练技术工人和中药材种植人才的培养,有效缓解目前我州因新建成药企和即将落地药企快速增加而造成的医药专业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明显不足的状况。充分发挥州医药行业协会、州药学会等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培训工作。支持我州企业与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联合办班、建实习实验基地,加快培养我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
楚雄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4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