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楚雄强。按照“两型三化”(创新型、开放型和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坚持全产业链打造和集群化打造,改造提升烟草、冶金两大支柱产业,突出打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新材料与绿色能源、先进装备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制造五大重点产业,加快培育石化、现代商贸物流、新兴服务业三大成长性产业,统筹发展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 着力构建“2+5+3”产业体系。全州“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中,明晰勾勒出我州建设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的新路径。
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是强州之基、兴州之本,事关我州“十三五”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我州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根据“一极一桥一品二区三基地”发展定位,结合融入滇中、带动滇西、发展自己、服务全局的发展原则,州政府组织编制了《楚雄州“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州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规划》提出,到2020年,十大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0%左右。其中,五大重点产业力争达到50%左右。《规划》明确了“一核两极三群四带”的产业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向重点区域布局,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重点园区集中,提升楚雄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打造楚东、楚北增长极,有序推进楚中、楚东、楚北三个城镇群协调发展,构建昆楚大东西开放合作产业带、攀楚玉南北开放合作产业带、金沙江昆楚攀东西开放合作产业带、滇中经济圈禄武易南北开放合作产业带,着力打造楚雄、禄丰两个省级千亿元和大姚、武定、南华3个省级百亿元工业园区,培强15个特色产业基地,努力形成大企业引领、产业链延伸、群体式崛起的产业发展格局,为楚雄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奠定坚实产业基础,把楚雄州建设成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新高地、滇中城市经济圈西部增长极。
产业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围绕产业的培育发展,州政府专门成立了州重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州级五大重点产业推进组,把重点产业推进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力量和资源全力推进;全州上下树立“一盘棋”思想,把加快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细化目标、实化任务、硬化措施,强化规划引领、政策扶持、项目支撑、平台建设、主体培育、融资服务、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形成产业转型攻坚合力。
为打赢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各级各相关部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改革推动、融合联动、集聚拉动、质量品牌促动“六轮驱动战略”,全面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增能、工业经济发展、园区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五大攻坚工程”, 坚持特色发展、差别化发展、集群化发展,重点打造铜、钛及钛基新材料、磷化工、松香、天然虾青素、彝医药、核桃、野生菌、绿色果蔬、新能源汽车等10条产业链,不断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积极努力,全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三次产业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今年上半年,一产增长5.5%、二产增长12.7%、三产增长1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8%、46.6%、46.6%,分别拉动GDP增长0.71、4.89、4.9个百分点。一产稳定增长、二产稳中向好、三产稳中有快,结构进一步优化。“2+5+3”产业建设加快推进,重点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其中,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5.5%,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8.4%,新材料与绿色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66.3%,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增长22.1%,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力度加大,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武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