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实地走访了建设中的楚雄至攀枝花天然气管道工程,见证了石油工人在崇山峻岭中遇河架桥、逢山开路的场景……
楚攀天然气管道项目是国家战略工程中缅油气管道的重要配套管网工程之一,作为连接滇川两省的重要能源通道,楚攀天然气管道项目总投资10.4亿元,年输气量将达20亿立方米,预计将于2018年底建成投产。管道起于中缅天然气管道楚雄分输站,止于攀枝花末站,管道线路全长190.1千米。其中,楚雄段151.6千米,途经楚雄、牟定、大姚、元谋、永仁5县市。国家发改委于2016年12月16日正式批复“同意由四川川港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楚雄-攀枝花天然气管道项目投资主体,希望抓紧开展各项工作,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并建成投产”。
2017年7月28日,楚攀天然气管道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18年12月底,将全面完成楚攀管道建设任务,达到通气投产条件。这是目标,也是承诺!
在楚雄市苍岭镇石涧村委会果郎村民小组,一条管沟从两座山之间直冲而下,4台挖掘机正在以移山之势挥舞着铁臂;不远处,几名工人正在对已建天然气管道进行检测。承担一标段施工任务的四川油建公司楚攀项目部施工员江成岗告诉记者:“我们正抓住当前施工的黄金时间,倒排工期,强化项目管理,加强工程建设质量、进度控制,确保项目如期完工。”
楚攀管道项目是数字化技术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终端业务的首次应用。记者注意到,石油管道上竟然也贴上了“二维码”。施工现场的安全员曾林告诉记者,检测人员扫描二维码后,可以获得关于管道材质、物料、施工焊接过程等相关信息。据介绍,管道建成之后,通过管道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查询每一道焊口的精准位置,以及整条管线的管道本体、站场阀室及其附属设施。“如果发现管道有什么问题,想检查某个部位的话,通过计算机查询一下就可以很快得到相关资料信息。”
群众利益无小事。据了解,施工方在施工中自觉维护沿线人民群众的利益,确保附近村组群众的春耕生产不受影响,“我们有一个‘10米责任’制度,即对管道左右土地利用不超过5米。施工完成后的土地也会再恢复农作物耕种。”江成岗说着指了指旁边的玉米地,“这里原来是玉米地,等我们完工了,这里还会再种上玉米的。”
目前,建设者们正夜以继日地用实际行动兑现着承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管道焊接累计完成53.88千米、完成28.34%,烂泥田隧道群累计掘进205米、完成23%,完成年度投资2.2亿元;2018年4月5日,管道焊接累计完成117.49千米、完成62.1%,烂泥田隧道群累计掘进790米、完成74.1%。【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赵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