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 索引号:115323005688038933-/2019-0417103
  • 公开目录: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30日 17:46
  • 标题:对州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41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对州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41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楚雄州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培训工作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楚雄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出台了《中共楚雄州委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坚持“五支队伍”(职业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党政人才)一起抓的原则,培养培训了一批优秀人才。

州工信委按照《楚雄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立足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实际,围绕服务经济、服务发展,积极开展人才工作。结合我州中小企业人才需求实际,以提高广大中小企业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市场竞争和推动企业创新的能力为重点,坚持以产业发展政策引领和促进企业发展,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

    一、领导重视,机制健全

州工信委不断调整充实完善人才领导小组,将企业人才培训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坚持定期研究人才培训工作制度,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明确各科室的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将企业人才培训工作与人才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全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逐步发展和壮大,形成有一定规模、整体实力逐渐增强的中小企业人才队伍。

    二、突出重点,分级分类,加强培训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注重人才队伍建设。2017年组织培训26期 2099人次(组织3批全州企业管理人员147名到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国际汽车城学校进行为期15天的能力提升培训。同时,州工信委采取“请进来教”的方式,经济运行分析以会代训培训班7期300余人,煤矿从业人员培训11期1299人次,煤矿特员培训2期134人,煤炭教师资格培训1期34人,楚雄州微型企业培育工程专题培训班1期70余人,无线电管理条例宣传及业务培训1期90人;组织参加省州赴省外培训人员25人)。组织中小企业人员参加全省工业人才在线学习。

    三、充分利用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投资800万建设的楚雄州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在楚雄州工信委授权和监管下由楚雄技师学院负责建设和日常管理运营,主要开展信息服务、投融资服务、创业服务、人才与培训服务、技术创新和质量服务、管理咨询服务、市场开拓服务、法律服务等方面公益性服务。平台于2015年4月开始试运营,接待小微企业咨询123家、发放 平台宣传资料1800多份、接受电话咨询20多次、组织了校园招聘2次、组织13次创业辅导讲座培训2300多人次、组织15场电商创业成功者县市巡回演讲、招募10支校园创业团队入驻创业工作室开始创业和孵化工作、招募入驻平台服务机构21家、上报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备案中小企业服务券签约服务机构23家、复审发放服务券28家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实效”的服务。

    四、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训内容及方式

多年来,楚雄州采取政府、企业、个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训机制,大力开展工信、教育、人社、农业、扶贫、工会、工商联等部门对口培养培训工作,工信委在培训中更多的是偏重于行业管理、企业发展方面的培训,提案中提及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问题,这正是我们在认真思考、总结和不断改进的问题,我们正在逐步完善如何在有限的经费内,取得最好的效果,包括增加培训经费、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进行红色教育、聘请授课专家、创新方法等。

以后的人才培训工作中,我们在继续做好“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的同时,通过在培训中适当增加党的理论教育学习专题、州工信委党委委员和直属党组织党建指导员以及县市经信局领导进企业分级讲党课抓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党性教育、组织好“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宣讲、“彝乡企业家”等评选时注重对企业家政治思想的审核、在州工信委门户网站和宣传资料上加大对党的思想建设的宣传、给州工信委党委直属党组织所属的2000多名党员发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书籍、指导好企业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等方式,在学习教育、评选优秀、营造氛围、党组织活动中进一步加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培训,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政府的信任、发展企业的信心和对社会的诚信,让他们信念更坚定、立场更鲜明、精神更振奋。同时,通过更加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提升培训的吸引力和参与的积极性,力争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撑。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州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培训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高燕 3389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