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 索引号:115323005688038933-/2019-0417231
  • 公开范围:公开
  • 发布日期:2016-09-27
  • 标题:楚雄州2014年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指导意见
  • 发文字号:楚工信字〔2014〕4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楚雄州2014年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指导意见
楚工信字〔2014〕4号

各县市经信局、开发区经贸局,本委各科室:

2013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工信系统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克服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多重压力,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全年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升,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09.8亿元,增长10.9%。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1%,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60.8亿元,增长10.3%;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18.2亿元,增长9.6%;完成利税总额96.9亿元,增长9.7%;完成利润总额21.9亿元,增长13.9%。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攻坚之年,经济运行调节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的总要求,着力抓好稳增长、拓市场、促转型等方面的工作,实现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2014年工业经济运行环境分析

(一)国际国内环境

从国际看,2014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恢复期,总体呈现低速复苏态势。发达经济体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但增长后劲不足;新兴经济体相对减速格局仍将维持,美国QE退出的影响、资本流动的冲击以及通胀压力等仍是新兴市场稳定发展的潜在风险。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红利将极大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呈现良好态势,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潜力巨大,宏观调控政策仍具备应用空间。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分析,2014年我国经济增速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隐患,特别是经济增速从10%左右的高速向目前8%左右的中速转换后,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包括传统产业过剩,新兴产业尚在培育中,地方债务风险增加,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收入减缓等问题。这些突出问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处理不好不仅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短期经济增长,也会降低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影响中长期发展。

(二)省内州内经济形势

从全省来看,2014年工业经济发展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新的发展机遇。省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全省经济体制改革系列“组合拳”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为工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桥头堡建设还将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利方面,钢铁、有色、化工仍将面临生产要素价格高及产品促销压力,卷烟增长面临计划指标的压力,新增水电装机仍将面临电力消纳问题,节能降耗指标对工业经济增速的约束较大,工业品出产价格回升动能不足。

从我州看,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三大战役”,以及桥头堡建设、央企入滇、滇中产业新区的全面推进,为我州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增强了重要动力。省、州促跨越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效应不断显现,全州经济增长活力将进一步增强。但短期内由于缺乏新的增长点,下行压力加大。2013年全州重点推进的50个工业项目中只有5个竣工投产或试生产,30个重大前期项目只有8个项目开工,工业经济增长主要靠原有企业支撑,缺乏新的增长点;全州6户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受企业生产计划、产能规模、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短期内难以有较大的转机;土地、林地指标供给与企业发展和园区建设需要仍有较大的差距。中小微企业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综合分析,2014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工业经济运行工作将着力在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速之间寻找平衡点。

二、2014年工业经济运行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和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州委八届四次全会和州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国家、省、州工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有快、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的总基调,以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为目标,以质量效益为中心,深入抓好帮扶服务、监测分析、要素保障、增量挖潜、市场开拓等重点工作,保障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

(二)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目标

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8亿元,增长12%以上,力争增长14%以上;规模以上非烟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57亿元,增长11.2%;

规模以上工业税金总额80亿元,增长7.2%;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23.5亿元,增长7.3%;

新增规上企业不少于20户。新增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不少于10户。

三、2014年工业经济运行工作重点

(一)狠抓政策落实。深入贯彻落实好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强园区建设,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 《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决定》精神,协调好与工业发展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总揽协调工业经济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执行,确保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狠抓增长点建设。一是以抓好100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尽早建成投产形成工业经济增长点为目的,加大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的监测、预警力度,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进项目实施;二是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包装、储备好一批工业项目,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县市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力争引进一批对我州工业发展具有带动性的项目落地建设;三是加大技改贴息、项目争取等工作力度,发挥好政府资金引导投入的作用,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工业领域。

(三)狠抓园区发展。一是继续完善省级、州级工业园区管理运行机制,理顺园区与地方政府、地方工业经济主管部门的关系,强化协调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抓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水、电、路和标准厂房建设为重点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工业园区发展环境,增强项目承载能力,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协调发展态势;三是推动园区开发对外合作,采取多样化投融资方式,合作共建工业园区;四是推动园区发展优惠政策的落实,促进园区快速发展;五是加大园区产业集聚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六是继续做好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使园区在产业集约发展、结构优化升级上取得实质突破,成为全州工业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四)强化企业服务。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企业服务力度,扶持成长型企业50户以上,在保障存量企业稳步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激活企业发展潜力,促进企业加快发展。一是继续发挥“企业服务团”、“专家服务团”的作用,强化企业帮扶工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发展战略、项目决策、项目落地、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继续抓好“政银企”合作工作,发挥“金融服务团”的作用,积极促进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沟通了解,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我州重点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大职业技术工人培训力度,及时为企业发展提供合格、能用的工人队伍。

(五)强化运行调节。一是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密切关注跟踪国内外形势变化对我州相关产业的影响,特别是要密切关注大宗产品、市场需求、进出口指标、价格波动和库存的动态变化及对我州产业上下游传导的影响,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及时预警预报,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防止工业生产出现大的起落;二是加强煤电油运水保障。做好煤电油运水日常监测,做好综合协调工作,保障产供需衔接,协调好重点行业和重点工业企业需求。针对今春可能出现的干旱等气象特点,增强保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三是以工业发展目标责任考核为抓手,做好县市工业经济发展责任目标的分解下达、进度督查、工作检查、完成情况考核等工作,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四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制度化建设。继续完善《楚雄州工业经济监测管理系统》,不断扩大系统使用范围,提高监测覆盖面和数据时效性。加强对县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监测分析,坚持月度、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制度,为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更好的服务工业提供准确及时的参考。

(六)狠抓安全生产。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及省、州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强化对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指导,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治。严格行业准入,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支持企业安全技术改造,促进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高。完善工信部门和工业企业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做好工业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各项应急准备。确保工业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工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

楚雄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4年3月5日